發布時間:2025-07-31
瀏覽次數:9次
2025年第二季度,山東省電力市場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呈現出復雜而有序的運行態勢。隨著新能源發電的季節性波動和夏季用電高峰的逐步臨近,市場交易活動頻繁,成交量與價格走勢均表現出鮮明的結構性特征。中長期交易與現貨市場協同互補,為電力供需平衡提供了有效支撐。本季度集中競價、掛牌交易和滾動撮合交易等不同交易形式各具特點,反映了市場參與主體對供需變化的敏銳反應和策略調整。以下從成交量、價格走勢和市場特征等方面對第二季度的交易情況進行詳細復盤和分析,以及針對7月現貨價格走高的態勢進行分析。
(來源:蘭木達電力現貨 作者:Lambda)
一、中長期交易
1、集中競價交易
(1)成交量分析
2025年第二季度集中競價成交總量為79.1億千瓦時,整體成交均價為371.60元/兆瓦時。從上圖可以看出,在所有的集中競價交易中,年度集中競價的成交量最多,占總成交量的49.34%,將近總成交量的一半,其次是月度集中競價,占總成交量的27.12%。月內的集中競價成交量基本也隨著交易標的日的減少而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2)成交價格分析
圖1:4-6月集中交易成交均價
4月的成交價區間為312.15-374.79元/兆瓦時,整體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這一現象主要受多重因素影響:隨著氣溫回升和光照條件改善,新能源發電量增加,同時,4月正值山東大風季,風電出力顯著提升,進一步緩解了電力供需壓力。此外,臨近五一假期,部分工業企業放假導致用電需求階段性減少。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4月集中競價成交均價逐步走低。
5月成交價區間為359.64-381.91元/兆瓦時,整體價格走勢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具體來看,隨著月內集中競價交易的推進,成交價格呈現逐次走高的趨勢。這一現象主要源于兩方面因素:一是進入5月后氣溫持續攀升,用電需求逐步增加;二是隨著交易標的日的臨近,市場參與主體對電力供需形勢的預期趨于一致,看漲情緒逐漸升溫。在這雙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5月月內集中競價成交價格呈現出明顯的階梯式上漲特征。
6月成交價運行于367.67-380.49元/兆瓦時區間,整體呈現溫和上漲態勢。與5月相比,6月價格走勢表現出更強的穩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月內各次集中競價的價格波動幅度明顯收窄,最高價與最低價僅相差12.82元/兆瓦時;二是價格梯度更為平緩,未出現劇烈跳漲現象。這種相對穩定的價格走勢,既反映了市場供需關系的平衡狀態,也體現出市場參與者預期的趨同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季用電高峰即將到來的背景下,6月價格仍保持了穩中有升的基本態勢,但漲幅較5月明顯趨緩。
2、掛牌交易
圖2:4-6月掛牌交易成交量價
(1)成交量分析
第二季度山東省掛牌交易成交量為178億千瓦時,成交均價為372.20元/兆瓦時。其中4月總成交量為59.60億千瓦時,成交均價為372.29元/兆瓦時;5月總成交量為65.92億千瓦時,成交均價為372.56元/兆瓦時;6月總成交量為52.49億千瓦時,成交均價為371.63元/兆瓦時。由上圖可知,每月的月度掛牌交易(二)成交量為當月最多,猜測可能是由于存在國網代購電的成交。
(2)成交價格分析
① 山東省2025年第二季度電力掛牌交易市場呈現出顯著的結構化特征和月度差異化走勢。從交易結構來看,各月"月度掛牌交易(二)"價格持續維持高位運行,4-6月價格分別穩定在372.98、372.98和373.21元/兆瓦時,較同月"月度掛牌交易(一)"形成明顯的價格溢價。
② 分月觀察發現差異化走勢明顯:4月市場價格呈現單邊下行態勢,從第一次掛牌的373.64元/兆瓦時持續回落至第四次掛牌的365.57元/兆瓦時,累計跌幅達2.2%,顯示出市場預期持續走弱的特征;5月則演繹出"N型"波動行情,價格在371.81-374.16元區間內震蕩,其中第三次掛牌創下374.16元的季度峰值,反映出供需雙方博弈加劇的市場環境;6月市場呈現典型的"U型"修復走勢,價格在探底367.97元后逐步回升至371.59元,振幅收窄至3.6%,表明市場進入相對穩定的調整階段。
3、滾動撮合交易
圖3:4-6月滾動撮合成交量價
(1)成交量分析
① 2025年第二季度滾動撮合交易累計成交量為6.26億千瓦時,市場呈現明顯的量價齊升態勢,但各月表現存在顯著差異:4月作為季度開端,成交量193104兆瓦時,進入5月后,隨著夏季用電需求預期增強,成交量環比增長16.7%至225278兆瓦時6月成交量環比小幅回落8.1%至207118兆瓦時。
② 分時成交量
從下圖可以看出,分時成交量呈現顯著的"駝峰型"分布特征,具體表現為:午間時段(10:00-15:00)成交量集中釋放,該時段成交量占比高達41.45%,明顯高于其他時段,形成"中間凸起、兩端回落"的典型曲線。這一特征與山東省電源結構特點高度吻合—作為光伏發電大省,午間時段光伏出力達到日間峰值,充裕的清潔能源供應不僅滿足了基礎用電需求,更通過價格信號刺激了增量交易,從而塑造出獨特的成交量分布形態。
圖4:4-6月滾動撮合分時成交量
(2)成交價格分析
① 成交價格從4月227.95元/兆瓦時的季度低點,攀升至6月319.64元/兆瓦時的季度峰值,累計漲幅達40.2%,呈現陡峭的價格上行曲線。具體來看:4-5月價格跳漲23.7%(+54.01元),5-6月繼續上漲13.4%(+37.68元),價格增速雖有放緩但仍保持雙位數增長。
② 分時成交均價
分時成交均價曲線呈現與成交量相反的"U型"分布特征,其中午間時段(10:00-15:00)成交均價顯著低于其他時段,形成全天的價格洼地。這一現象是電力市場供需關系動態平衡的典型體現:在供給側,午間光伏發電出力達到峰值,邊際成本趨近于零的新能源電力壓低了市場出清價格;在需求側,此時段工業用電與居民用電疊加效應較弱,電網負荷較晚高峰降低,形成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
圖5:4-6月滾動撮合分時段成交均價
二、現貨交易
1、第二季度現貨價格
(1)現貨價格平穩走高
隨著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的到來,山東省電力現貨市場價格呈現整體上行態勢。從價格水平來看,雖然現貨價格較前期有所回升,但相較于中長期交易價格仍然處于低位水平。
第二季度現貨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主要有:
①負荷需求增加
2025年第二季度山東省電網負荷呈現明顯的季節性攀升特征,6月全網最高負荷達到64,692兆瓦,較5月環比大幅增長16.10%,創下當季度負荷增長的最高記錄,這一現象主要是由于隨著迎峰度夏的到來,氣溫持續升高使得空調負荷增加。
②新能源出力減少
2025年第二季度,山東省新能源發電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特征變化。隨著大風季結束,風電出力持續衰減,而光伏發電雖進入旺季,卻因消納瓶頸未能充分發揮潛力。具體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總出力降至9634兆瓦,不僅環比5月下降17.74%,較4月更是大幅下滑23.72%,創下季度最低水平。這一現象主要源于兩方面制約:一方面風電資源季節性衰減難以避免,另一方面光伏發電面臨"午間出力高峰時段消納難"的結構性矛盾。
(2)分時現貨價格呈"雙峰一谷"走勢
從分時價格曲線可以清晰觀察到兩個典型特征:首先,日內價格呈現顯著的"雙峰一谷"形態,其中晚高峰(17:00-21:00)價格沖高接近500元/兆瓦時峰值,而午間時段(11:00-14:00)則形成全天價格洼地,最低觸及負電價,這種"峰谷倒掛"現象正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的標志性特征。
更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橫向對比4-6月數據,午間價格呈現明顯的回升趨勢:4月普遍出現-70元的深度負電價;5月回升至-20元左右的區間;到6月迎峰度夏期間,午間價格已穩定在20-80元/兆瓦時水平。這一演變過程反映出兩個深層變化:一是新能源消納能力逐步改善,二是隨著夏季用電負荷攀升,供需格局發生結構性轉變。這種價格中樞的上移,既體現了市場機制的成熟,也預示著電力系統正在逐步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運行環境。
2、7月現貨價格分析
圖6:7月日前價格
進入7月后,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山東省電網負荷呈現顯著攀升態勢。數據顯示,今年度夏最高負荷較去年同期增長31萬千瓦,且高峰提前1個月到來。在此背景下,現貨市場價格呈現明顯上漲趨勢。截至7月15日,當月現貨均價已達346元/兆瓦時,其中7月5日現貨價格更是一度突破400元/兆瓦時大關,創下新高。
(1)"高溫+高濕"雙重因素推高用電負荷
氣候監測數據顯示,2025年7月山東省平均氣溫達到29攝氏度,較2024年同期的27攝氏度顯著上升2攝氏度。從溫度變化曲線來看,7月5日城市加權平均氣溫更是突破32攝氏度,形成明顯的溫度峰值。
在高溫基礎上,濕度因素進一步放大了氣候影響。氣象觀測表明,7月初全省相對濕度持續維持在60%以上高位(紅色折線代表濕度)。根據濕度與體感溫度對照表,當氣溫達到33.3攝氏度且濕度為60%時,人體實際感受的溫度將高達40.5攝氏度。這種"高溫疊加高濕"的特殊氣象組合,使得居負荷需求急劇增加。
從電網運行數據來看,這種特殊氣象條件直接導致了用電負荷的異常攀升。6-7月負荷對比曲線清晰顯示,7月負荷呈現出陡峭的跳漲趨勢,日最高負荷較6月同期顯著提升。這種負荷增長態勢與氣溫、濕度變化曲線高度吻合,充分印證了氣象因素對電力需求的直接影響。
圖7:6月-7月負荷對比
(2)市場情緒高漲
7月現貨價格的持續走高,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對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需形勢的強烈預期。隨著高溫天氣的持續,截至7月15日,在過去的15個交易日中,有11天觸發了事前監管機制。這一高頻次的監管觸發,直觀反映了市場價格波動的劇烈程度。
圖8:7月日前價格分時走勢
從分時價格可以看出,火電企業基于燃料成本及負荷增長預期,報價中樞上移,午間時段報價雖仍處于低位,但電價深度較二季度明顯收窄,晚高峰的部分時段價格突破五毛。
(3)價格高位回落:市場進入調整階段
進入7月中旬后,山東省現貨市場價格自前期高點逐步回落,市場開始進入調整階段。從當前市場運行態勢來看,短期內現貨價格或將繼續維持相對低位運行。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價格走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特別是需要密切關注后續天氣變化對用電負荷的潛在影響。建議市場參與者保持審慎態度,及時跟蹤氣象預報與負荷變化,做好相應的交易策略調整。
三、總結
2025年第二季度,山東省電力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和結構性分化。中長期交易市場保持穩健運行,年度集中競價成交量占比近半,成為市場穩定的重要基石。現貨市場價格呈現"雙峰一谷"的典型曲線,反映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帶來的系統運行特征。隨著迎峰度夏臨近,6月負荷創下季度新高,新能源出力卻因消納瓶頸出現下滑,這種供需錯配推動現貨價格穩步上行。市場運行中,午間負電價深度逐步收窄,晚高峰價格維持高位,凸顯出系統靈活性資源不足的結構性矛盾。
進入7月后,市場運行態勢出現顯著變化。持續的高溫高濕天氣導致用電負荷陡增,現貨價格在月初快速沖高,一度突破400元/兆瓦時。這一劇烈波動既反映了極端天氣對電力供需的直接影響,也暴露出市場在應對突發負荷變化時的脆弱性。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冷渦天氣的到來,市場價格自高點回落,市場參與者及時調整策略,展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電力市場在價格信號引導下實現供需動態平衡的運行機制。
展望未來,山東省電力市場建設需要在保持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加強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建設,深化市場機制創新,持續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通過完善"新能源+儲能"市場化機制、優化需求側響應體系等措施,推動電力市場向更高效、更靈活的方向發展,為全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積累更多可復制的實踐經驗。